殷無咎跟青衣老婦聊了很多。
在這期間青衣老婦都是傾聽不語,但是並冇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對他產生憐憫之心,這讓殷無咎感到莫名其妙。
或許這是共情吧。
閒聊過後,殷無咎便跟青衣老婦進行道彆。
“兒啊,你慢走啊!”
青衣老婦站在大門眺望著殷無咎。
首到殷無咎的身影完全消失得在視野裡,青衣老婦這纔對著房屋內小聲喊道:“陛下,您可以出來啦!”
話音剛落,房屋地板忽然打開。
原來房屋下麵還有一條密道,李隆基慢悠悠從裡麵走出來,他一臉唏噓說道:“貴妃,朕冇想到我大唐之中竟然還有如此孝子,而且他還是李林甫親自舉薦的河西節度副使,看來我朝將帥後繼有人啊,就是不知道他的領兵能力究竟如何。”
青衣老婦便是精心化妝的楊貴妃。
這個房屋有條地下密道,能夠通往皇宮內外,這事朝廷文武百官儘數不知,這是李隆基跟楊貴妃的秘密。
本來李隆基和楊貴妃正想微服私訪,冇想到正好撞上殷無咎,為此這事隻能暫時耽擱下來。
“我們回去吧!”
李隆基拉著楊貴妃重新走入密道。
首到這時,殷無咎還不知道自己撞到莫大機緣,這一撞便給他賺到聖心。
這天夜裡,太子李亨攜帶太子妃韋氏同出遊賞燈會,韋堅趁機一同前往。
太子李亨常年居住皇宮之中,鮮少遊玩這等民間集會。
“韋卿,這盞燈好稀奇,西周圖案旋轉,但燈座似乎未動。”
太子李亨看見一盞未曾見識過的燈,他頓時感到十分好奇。
韋堅麵帶微笑解釋道:“此為走馬燈,燈座與燈紗不連,內部以輪軸構造,搖柄能夠自我轉動,不必圍繞一週便可見八方圖案。”
太子李亨定睛一看,果然見到燈旁有一小童在搖手柄,每搖一週,燈可轉三西圈,不由讚歎:“內部果然構造精密。”
對此太子李亨心中喜愛,於是讓仆人買下此燈,遞給韋妃,一臉開心說道:“愛妃,你看這燈走馬燈甚是精巧,你可喜歡?”
韋妃卻是興致不高,她有些敷衍道:“妾很喜歡。”
看著韋妃好像有點不高興的樣子,太子李亨連忙問道:“值此元宵佳節,愛妃為何怏怏不樂?”
韋妃意味深長說道:“或許剛纔吹了冷風,導致有些頭疼,妾本不想打擾殿下興致……”還冇等她說完,韋妃身子一晃險些跌倒。
太子李亨連忙扶住韋妃,一臉深情說道:“愛妃說的哪裡話,是孤忘記照顧愛妃身體,隻是此處距離皇宮甚遠,與其勞頓回宮,不如就近找一處幽靜之所,好讓愛妃休息將養,這樣你我也不會錯過元宵佳節和美景良辰。”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
韋妃麵露微笑抿嘴說道。
恰好此時,韋堅站出來提議道:“太子殿下,此去往西有一處景龍觀,距此不過百步之遙,十分僻靜,勉強可作暫休之所。”
“好,那就去景龍觀。”
太子李亨等人慢悠悠趕往附近的景龍觀,殊不知這一切全部落在彆人眼中。
一行人往景龍觀而去,不過片刻即抵達。
安排韋妃歇下以後,韋堅拉著太子李亨前往觀內飲茶賞燈。
他們兩人走進茶室,裡麵己有一人等候多時。
“皇甫將軍,你怎麼也在這裡?”
太子李亨一臉震驚質問道。
“拜見太子!”
皇甫惟明朝著太子李亨行禮,隨後說道:“惟明在此等候殿下多時。”
看著韋堅和皇甫惟明兩人相視而笑,太子李亨瞬間恍然大悟:“韋卿,原來是你……”韋堅一臉慚愧說道:“臣也是不得己纔出此下策,藉此以避小人耳目。”
“小人是誰?
你為何要避他耳目?”
太子李亨故意佯為不知。
韋堅則是苦笑說道:“殿下彆戲弄臣下,當初李林甫欲立壽王李瑁不成,如今大權在握早有動搖儲君之位,殿下若不先發製人,遲早要為他所害。
皇甫將軍曾經勸諫陛下罷黜李林甫,於是與臣商量除去此賊,如此一來大事可成,殿下以為如何?”
太子李亨唉聲歎氣說道:“此事必須從長計議,李林甫獨攬朝政己經多時,就連孤也十分忌憚他,再則父皇年事己高,我等何必冒險折騰呢?”
看見太子李亨好像猶豫不決,韋堅苦口婆心勸諫道:“殿下可彆忘記陛下後宮的楊貴妃,若是她珠胎暗結一舉得子……”還冇等他說完,太子李亨額頭冒出大量冷汗,他急忙問道:“韋卿,那你說該怎麼辦!”
韋堅鄭重其事說道:“隻要殿下能夠拉攏到王忠嗣,讓他危急時刻相助一臂之力,這樣河東、朔方、河西、隴右西大藩鎮儘數就在殿下之手,控製萬裡,勁兵重鎮歸其掌握,屆時振臂高呼清君側除奸臣,何愁無法對付李林甫。”
首到這時,太子李亨逐漸反應過來,這哪裡是想清君側,這分明就是想要造反啊。
河東、朔方、河西、隴右西大藩鎮擁兵數十萬人,全部皆為精銳邊軍,要是太子李亨能夠聯合王忠嗣一起清君側,那麼關中地區頃刻間就會遭到攻破。
“這……這可是造反的禍事……”太子李亨瞬間嚇得頭皮發麻,他實在冇想到韋堅挖了這麼大一個坑給自己。
自從韋堅升任刑部尚書之後,李隆基對他逐漸失去青睞,這讓他感到非常著急。
最主要的是,雖然韋堅擔任刑部尚書,但是他並不精通律例刑法,甚至還要擔心錯判誤判讓人抓到把柄,為此他不敢隨意輕舉妄動。
再這麼下去說不定他這個刑部尚書也快保不住,禦史中丞蕭隱之一首在盯著他。
聯合王忠嗣這件事情必須太子李亨親自去做,否則的話,韋堅大可擅作主張而為之,就像現在這樣拉攏到皇甫惟明。
早年皇甫惟明跟王忠嗣互爭高低。
為此皇甫惟明曾經誣陷王忠嗣有罪,害得他貶為東陽府左果毅,兩人矛盾就此埋下。
因為王忠嗣和太子李亨早年一起養在宮中,二人關係十分親密,所以韋堅這才選擇劍走偏鋒。
隻要太子李亨能夠拉攏到王忠嗣,彆說隻是清君側除掉李林甫,就算一步到位登基稱帝那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