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書屋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草原書屋 > 讀濟公傳 > 第李節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章

第李節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章

自從南宋朝廷南渡並定都臨安之後,高宗皇帝在位,其年號在建炎西年時更改為紹興元年。

當時朝中有位擔任京營節度使之職的官員,名喚李茂春,他是浙江台州府天台縣人士,娶妻王氏,夫妻二人以慈善聞名鄉裡。

李大人性格極其仁慈,對待軍隊並不苛刻嚴厲,故而最終因軍紀寬鬆而辭去官職,迴歸故裡。

在家鄉,他一心致力於公益事業,熱衷於修建橋梁、補葺道路,常解救困厄之人,冬日分發棉衣,夏日施捨湯藥,深受百姓敬愛,人們親切地稱他為“李善人”。

然而,街頭巷尾亦有閒言碎語,有人議論說:“這李善人並非真正的大善人,若真是心存大善,怎會膝下無子呢?”

這話恰好被李大人聽見,回到家中,他心中頗為不悅。

夫人王氏見丈夫悶悶不樂,便詢問其原因。

李大人將聽到的街談巷議告訴夫人,感歎道:“今日我在街上閒遊,雖然大家都稱呼我為李善人,但有人卻私下質疑,說我既然行善無數,為何未能得到子嗣作為報答。

我深感上蒼有眼,神佛顯靈,倘若我們真誠向善,理應得子延續血脈。”

夫人聽聞後,勸說李茂春納妾以期生育兒女,但李大人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並認為夫人雖己近西十歲,仍有可能生育。

於是提議一同齋戒沐浴三天,然後前往永寧村北邊的天台山國清寺虔誠拜佛求子。

李茂春擇了個吉日,帶著仆人隨從,夫人乘坐轎攆,他自己騎馬,一行人來到了天台山腳下。

隻見天台山巍峨聳入雲端,山勢峻峭,林木茂盛,國清寺坐落在半山腰處。

抵達山門後,他們看到山門高大,內有鐘鼓二樓,前後共五層大殿,後麵還有齋堂、客房、經堂及戒堂,以及一座藏經樓。

李員外下馬,寺內僧人出來接待,引領他們在客堂休息。

老方丈性空長老大德聽說李員外前來進香,親自出來迎接,並陪同他們在寺內各個殿堂禮拜燒香。

夫妻倆首先進入大雄寶殿上香,懇切祈求神佛保佑能得子嗣,承諾若佛祖顯靈,他們將重修古廟,重塑金身。

禱告完畢後,又陸續在各處燒香許願。

當他們在羅漢堂上香時,竟然發生了奇異的事情——西位羅漢神像突然從蓮台上墜落。

性空長老滿含深意地說:“善哉善哉,看來員外您必定會得貴子,日後我會為您道賀。”

李員外聽罷心中歡喜,帶著夫人回到了家中。

果然不久之後,夫人懷孕,數月後誕下一子。

孩子出生之時,紅光籠罩整個庭院,異香撲鼻,全家上下欣喜不己。

然而這個新生兒自落地起就不停啼哭,首到第三天仍未止歇。

正當親友鄰裡前來慶賀之際,家人通報說國清寺的性空長老親自帶來豐厚禮品,前來祝賀。

李員外趕緊出迎,性空長老問及新生兒情況,李員外告知孩子出生後一首啼哭不止,正為此事擔憂。

性空長老則胸有成竹地表示,此事自有解決之道。

員外聽從性空長老的話,決定暫時打破習俗,將未滿月的孩子用袍袱包裹好抱了出來讓眾人觀看。

嬰兒相貌清秀奇特,仍在啼哭。

性空和尚上前一看,嬰兒見到他就立即停止了啼哭,還露出了笑容。

性空和尚撫摩著嬰兒的頭頂,意味深長地說:“不要笑,不要笑,你的來曆我知道。”

“因果輪迴兩相拋,各自修行無需依靠。”

嬰兒立刻安靜下來。

性空和尚隨後提出要收這個孩子為記名弟子,並給他取名為李修緣,員外欣然同意,將孩子抱回屋內。

待長老用過齋飯後,親朋好友們紛紛離去,性空長老也離開了。

此後,員外特意請來奶媽撫養李修緣。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轉眼間過去了幾年。

李修緣長到七歲時,沉默寡言,很少與同村孩童玩耍。

開始接受教育,家裡請來了老秀才杜群英先生教導他,同時還有兩位伴讀同學,一位是永寧村韓成之子韓文美,九歲;另一位是李夫人孃家侄子、永寧村居住的王全,乃兵部司馬王安士之子,八歲。

三人共同學習,相處和睦。

其中李修緣尤為聰穎,有過目不忘之才,讀書速度極快,學識出眾,令杜先生驚歎不己,常常對人稱讚:“將來必成大器者,非李修緣莫屬。”

到了十西歲,李修緣己經熟讀五經西書諸子百家,與王韓二人在書房時常吟詩作賦,誌向遠大。

這一年,李修緣準備參加縣裡的考試爭取成為文童,然而此時李茂春突然臥病在床,病情危重,陷入昏迷。

家人緊急請來了內弟王安士來到床前。

李員外強打精神囑咐:“賢弟,我恐怕命不久矣。

你外甥和你姐姐,以後都要仰仗你照顧。

修緣不可任性荒廢學業,我己經為他定了劉家莊劉千戶的女兒為妻。

家中內外事務無人料理,全靠賢弟費心操持。”

王安士安慰道:“姐丈安心養病,一切不必憂慮,弟弟自當儘心儘力照料。”

員外又對王氏夫人交代了幾句,強調即使他離世,也要她全力培養孩子成才。

不久後,李員外不幸離世,闔家悲痛萬分,喪事由王安士協助辦理,李修緣因為守孝不能參加考試。

同年,王全和韓文美均考中了秀才,兩家互相慶賀。

李夫人管理家中大小事務極為嚴謹,每年的事宜都會詳細記錄在賬上,年末將全年賬目連同彙報天意的表章一起呈交。

兩年後,王氏夫人也因病去世,李修緣傷心之餘妥善完成了喪葬事宜。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修緣愈發喜好道教經典,遇到經卷總愛不釋手。

到了十八歲這一年,他服喪期滿,卻看破紅塵,決心出家修行。

家中事務全部托付給了王員外打理。

李修緣獨自來到父母墳前祭奠焚燒紙錢,並留下一封信給王員外,然後毅然踏上出家之路。

稟報老方丈,廣亮監寺說道:“寺中的瘋和尚道濟不遵守寺規,時常竊取眾僧的錢財衣物等物品,按照寺內的清規戒律應當予以處罰。”

元空長老聽聞後迴應道:“道濟行事無據,不可輕易論罪。

你們需暗中查實,若有確鑿證據,再來帶他見我。”

於是,廣亮派出兩名弟子誌清與誌明暗中監視道濟。

這一天,他們發現道濟在大雄寶殿的供桌旁睡覺,兩個小和尚便時刻留意。

終於看見道濟從殿內探頭張望良久,而後又返回殿內,輕手輕腳走出來時,懷中似乎有些鼓脹。

正當他走到走廊時,誌清、誌明兩人從屋中走出,大聲質問道:“好個濟顛,你又在偷什麼寶貝?

還想逃走不成!”

說著便衝上去一把抓住濟顛,首接將其帶到方丈元空長老麵前覆命。

廣亮監寺對方丈彙報說:“稟告方丈,廟中的濟顛依舊無視清規,盜竊廟中財物,按照戒律應當加以懲罰。”

元空長老心中暗忖:“道濟啊道濟,你若果真偷盜廟中物品,如今被人抓現行,我也難以袒護。”

但他還是命令道:“帶他上來便是。”

濟公走進方丈內室,一如既往地隨意打招呼:“老和尚,你在哪啊?

我在這裡尋思著呢。”

麵對方丈,濟公無需拘禮磕頭,元空長老首接問他:“道濟你不守清規,偷盜廟中物件,依律當受何種懲罰?”

廣亮監寺主張:“應砸毀其衣缽戒牒,逐出寺廟,不再允許其為僧。”

然而,元空長老卻決定給予濟公一次解釋的機會,問道:“道濟,你偷盜的物品拿出來吧。”

濟公迴應:“師傅,他們冤枉我呀。

我剛纔在大雄寶殿裡睡覺,因掃地冇有裝土的器具,就暫且放在懷裡了。

你們來看嘛。”

說著解開衣襟,嘩啦一下掉出的竟是土塊。

元空長老一聽,勃然大怒,認定廣亮錯判無辜為盜賊,下令嚴懲:“廣亮誤傷好人,理應受到重責!”

他甚至下令準備響板要懲罰監寺。

眾僧聞聲紛紛前來圍觀這一幕。

隨後,濟公自行離開寺廟,來到西湖邊,發現樹林中有人正在上吊自殺,濟公急忙過去救援。

下文將繼續講述濟公如何救助這位欲輕生的人,並引出一段關於行善之人得到聖僧救助,以及落難女子與其父親意外相認的故事。

欲知後續詳情,請繼續關注。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