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房中。
楊炎並不著急,而是從飯後點心裡拿起了一塊小餅,掰了一小半分給朱標,道:
“如果我們的午餐隻有這個餅,你覺得我們兩個能吃飽嗎?”
朱標搖了搖頭:“吃不飽。”
楊炎再問:“就算給你一個人吃,也吃不飽,是不是?”
朱標點了點頭。
楊炎再問:“那你覺得,怎麼樣才能確保你能吃飽,並且在你吃飽的情況下,我還能吃飽呢?”
朱標似乎明白了什麼,眼神逐漸亮了起來:“需要更大的餅!”
楊炎點頭道:
“不錯,前麵我們講的是如何分餅,但如果我們的餅小,那麼怎麼分大家都是少的,所以,我們的第二道策略便是,如何把這個餅做大,這樣大家才能分得更多的餅吃!”
朱標和一牆之隔的朱元璋,不約而同的點頭。
“可是,我們要如何把這個餅做大呢?”
楊炎的問題,讓朱標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
思索片刻,朱標道:
“這個餅說白了,就是朝廷的財政收入,我這樣理解對嗎?”
楊炎點了點頭。
朱標繼續道:“朝廷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民間稅收,軍隊屯田,以及一些官營產業組成,所以想要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無非就是從朝廷和民間兩方麵入手,朝廷方麵開源節流,打擊貪汙**,任用賢才,讓朝廷清朗;而民間方麵則休養生息,恢複民生,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如此方能將朝廷財政收入這個餅做大,大家能夠分得更多的餅吃。”
對於朱標的回答,楊炎還是比較滿意。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同樣很滿意。
當朝的皇帝朱元璋,毫無疑問是一位稱得上英明的君主。
而當朝太子朱標,在朱元璋的悉心培養下,同樣是一個優秀繼承者,而且相較於朱元璋的嚴苛,以猛治國,朱標更加的寬厚仁慈,勤政愛民,同時也不乏政治手腕。
朱標如果不英年早逝,大明應該能開啟一段空前的盛世。
當然朱棣也不錯。
隻不過他發起的靖難之役讓大明剛剛恢複的社會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儘壞朱元璋邊疆政策的成製,其實朱棣更像朱元璋,有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堪比漢唐,卻也好大喜功,消耗國力。
所以,對於已經穩定下來的大明,朱標這樣的守成之君或許更為合適。
隻可惜天意弄人,一切都存在於如果之中。
楊炎當然不知道,他眼前的這個黃子順便是他心中為之遺憾的朱標。
就算知道了,楊炎依舊是暢所欲言,因為他本就一心等死。
更何況現在不知道呢。
楊炎道:“不錯,朝廷的財政收入,這是一個大問題,在現有的社會體製下,能做到你說的那樣,的確可以創造一個盛世,但那也隻是堪比漢唐的盛世罷了,也就是說,我們再努力,也最多能將餅做成像漢唐盛世那般大,對嗎?”
朱標點頭。
漢唐盛世,可以說是華夏曆史上的巔峰盛世。
如果說一個君主對國家的治理堪比漢唐盛世,那將是對這個君主最大的褒獎。
這是朱元璋對大明的期待,也是朱標心中的目標。
然而……
楊炎卻是微微搖頭道:“但在我看來,那樣還不夠。”
“還不夠?”
朱標一怔。
堪比漢唐盛世還不夠?那當如何?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也漸漸適應了楊炎這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語,豎起耳朵傾聽。
隻聽楊炎道:“中國中國,華夏之地曆來自稱為中國,認為我們是世界的中心,但其實不然,在中國以外,還有著非常廣闊的天地。”
朱標,朱元璋,劉基三人對於這一點並冇有太意外。
因為現在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已經越來越開闊,隻不過在他們看來,中國以外,不過是蠻夷之地罷了。
在後來朱元璋定下不征之國的時候就說過,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種文化上的優越感,讓他們以為所有各國中隻有中國值得稱羨。就國家的偉大,政治製度和學術名氣而論,他們不僅把所有彆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甚至是看成冇有理性的動物。
在他們看來,世上冇有其他地方的君主、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誇耀的。
就比如當葡萄牙人初到來時,就被叫做番鬼,儘管過了4個世紀,“番鬼”這詞至今仍在廣東話中流行。
這種往壞了說是夜郎自大,往好了說是文化自信。
總之在他們的眼裡,中國以外的世界不過是一片蠻荒,生活著的都是蠻夷之人,冇有值得誇讚的地方。
但其實不然。
楊炎道:“中國雖地大物博,但如果我們想把餅做大,就必須把目光往外看,看向外麵更廣闊的世界。”
聞言,朱標的眉頭皺了起來:“先生的意思是……打出去?”
楊炎點了點頭:“可以這麼說。”
“可是……”
朱標欲言又止。
楊炎道:“黃公子有什麼疑問,但說無妨。”
朱標點頭道:“可是,打出去這個戰略,前元已經做過了,蒙元太祖鐵木真,一生征戰,踐夏戡金,蕩平西域,師行萬裡,其征服足跡遠抵黑海海濱,其疆域囊括漠北、華北、東北、西藏、西域、中亞、西亞、東歐等在內的遼闊地域。可最後呢?最後大蒙古國還不是迅速的隕落?”
“窮兵黷武,無限對外擴張,是能創造一時的偉業,但不見得是長久之計吧?”
朱標的話,讓一牆之隔的朱元璋和劉基止不住的點頭。
朱元璋雖然是以武力奪得的天下,但他絕不是不是窮兵黷武之人,相反的,他是一個謹慎用兵之人。
晚年,老朱還生怕子孫後代狂妄、輕浮、率意用兵,從而招惹禍害,特地將自己的謹慎對外用兵之國策寫入了《皇明祖訓》中。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而一旁的劉基,作為儒學大師,他更是不喜窮兵黷武。
當聽到楊炎說打出去的戰略時,劉基就已經忍不住的皺起了眉頭,他的這個徒孫的學識才思著實讓他驚豔不已,但是對於他剛剛提出來的打出去從而把餅做大的戰略,劉基卻不甚苟同,甚至覺得有些幼稚了。
就像太子剛剛說的,窮兵黷武,大蒙古帝國已經做到了極致,最終迅速分裂成為元朝和四大汗國,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帝國也如彗星一般迅速隕落。
有史為鑒!
楊炎卻還提出這樣的戰略,實在是有失之前智珠在握的形象。
看來自己的這個徒孫,雖然有天才般的奇思妙想和敏銳的洞察力,但還需加強學習,加以引導才行啊!
心中這般想著,隻聽牆那頭的楊炎道:
“黃公子所言甚是,大蒙古國可謂是把侵略做到了極致,大明去效法他,不過是鴝鵒學舌[ qú yù xué shé ],亦步亦趨罷了,甚至不見得做得比大蒙古帝國好。”
“不過我所說的打出去,並非像是像大蒙古國一般單純的侵略,而是殖民或者半殖民!”
殖民?半殖民?
聽到這兩個詞,朱標,朱元璋,劉基三人再一次不約而同的一愣。
這又是他們從未聽過的新詞。
這個楊炎還真是不能以常理度之,每每當他們以為楊炎計窮之時,他總能給你整出新花樣來……